研究發現校服不能改善兒童行為

導讀 一項新的全國性研究發現,盡管許多家長和老師認為,校服似乎對年輕學生的行為或整體出勤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在要求穿校服的學校上學的學生

一項新的全國性研究發現,盡管許多家長和老師認為,校服似乎對年輕學生的行為或整體出勤沒有任何影響。

但是,在要求穿校服的學校上學的學生在五年級時報告的“學校歸屬感”水平確實低于不穿校服的學生。

調查結果來自 6,000 多名學齡兒童的數據。

“關于為什么校服對學生 行為有益的許多核心論點在我們的樣本中都站不住腳,”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人文科學助理教授 Arya Ansari 說。

“無論學校是否有統一的政策,我們都沒有看到我們的行為措施有太大差異。”

安薩里與俄亥俄州立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生邁克爾謝潑德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學副教授邁克爾戈特弗里德一起進行了這項研究。

他們的結果最近在線發表在早期兒童研究季刊上。

Ansari 說,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校服正變得越來越流行,而不僅僅是在私立學校。

2011-12 年約有 20% 的公立學校要求穿校服,而 1995-96 年這一比例僅為 3%。2011-2012 年,每 10所私立學校中約有 6所要求校服。

“在過去 20 年左右的時間里,沒有對校服的價值進行太多研究,尤其是考慮到它們的使用量增加了,”安薩里說,他也是俄亥俄州立大學克蘭幼兒中心的一名教員。研究與政策。

校服的支持者認為,除其他外,它們可以促進更好的出勤率和更強的社區意識,從而減少欺凌和打架。

為了測試這一點,研究人員使用了早期兒童縱向研究的數據,該研究跟蹤了從幼兒園到五年級結束的 6,320 名學生的全國代表性樣本。

每學年,教師從三個維度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分:內化行為問題(如焦慮和社交退縮)、外化行為問題(如侵略或破壞財產)和社交技能。

教師還報告了每個學生缺勤的頻率。

總體而言,校服對任何年級的行為的三個維度中的任何一個都沒有影響,即使考慮到可能影響學生行為的廣泛其他因素也是如此。

Ansari 說,該研究確實發現,要求穿校服的學校中的低收入學生的出勤率確實略高,但這種差異每年不到一天。

研究人員還評估了同一名學生在五年級時的自我報告措施。學生們報告了他們的學校歸屬感,例如他們與老師和同學的親近感。他們還報告了他們的欺凌和社交焦慮經歷。

校服與兒童欺凌或社交焦慮的任何差異無關。但是那些不得不穿校服的人報告的學校歸屬感低于那些上學沒有制服要求的人。

Ansari 說,這項研究中的數據無法解釋這一發現,但有一些合理的原因可以解釋為什么會這樣。

“雖然制服應該建立一種社區意識,但它們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他說。

“時尚是學生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這可能是學校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學生無法展示自己的個性時,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那么多歸屬感。”

這項研究的結果應該提醒家長,教師和管理人員從假設學校校服有積極的影響,他們可能沒有,安薩里說。

“校服可能不是改善學生行為和參與度的最有效方式。”

標簽: 校服 兒童行為

版權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色偷偷2019最新上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