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由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鄧東方教授實驗室領導的研究探討了食用被高密度聚乙烯(HDPE)污染的飼料對黃鱸的影響。她和她的團隊發現,雖然魚可以將微塑料從腸道中排出,但這種努力會導致魚的營養價值降低、肝功能改變以及腸道中微生物群落的變化。
當塑料進入我們的海洋、湖泊和溪流時,它會分解成微塑料——一維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盡管公眾越來越關注微塑料對我們環境的影響,但我們仍然對它們對養殖魚類的影響知之甚少;盡管我們對水產養殖魚類作為食物來源的依賴正在增加。
鄧教授解釋說:“我們之所以選擇黃鱸,是因為它們是五大湖地區人們最喜歡的魚(如果有的話),而且野生魚類供應的減少推動了商業化的黃鱸水產養殖。我們專注于HDPE,因為它廣泛用于制造從雜貨袋和清潔產品到玩具和洗滌劑瓶的產品。因此,它是野生捕撈魚類中常見的塑料之一,在魚飼料的主要成分魚粉中也發現了它。”
...黃色鱸魚不僅在九周的暴露中幸存下來,而且還排出了體內所有的微塑料。然而,魚的營養品質降低了。
在為期九周的研究中,黃鱸魚每天喂三餐。每餐每100克魚含有4.5至36毫克HDPE。HDPE的粒徑范圍為100至125微米(μm),這是水產飼料中使用的成分的常見尺寸。
鄧教授說:“我們發現,黃鱸不僅在九周的暴露中幸存下來,而且還排出了體內所有的微塑料。然而,魚的營養質量降低了——我們發現魚的身體蛋白質和礦物質(灰分)水平低于喂食未添加HDPE的對照飲食的魚。我們還發現,接觸HDPE會改變他們的肝功能——他們的肝臟較重,富含糖原(糖)和膽汁酸,但脂質(脂肪)水平較低,肝細胞增大,這些細胞參與新陳代謝、解毒和營養合成。我們還發現與免疫、營養消化和吸收相關的腸道結構和微生物群落出現了一些紊亂。”
鄧教授補充說:“……這項研究僅限于喂食大小為100-125μm的黃鱸HDPE。不同水平和不同尺寸、形狀和形狀的塑料可能會改變結果。此外,全球水產養殖業養殖了300多種有鰭魚。攝食習慣因它們是食肉動物、食草動物、雜食動物或食草動物等而異,這可能會影響它們處理被塑料污染的飼料的方式;例如,食草動物的內臟更長,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排空它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解決這個難題。”
標簽:
版權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